为加快推进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攀西经济区建设,2018年1月,学校创新组建了钒钛学院,着力为攀西试验区钒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为钒钛产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专家行家人才辈出。学院现有专兼任教师10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人、在读博士13人。专家队伍中,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天府峨眉计划等省级人才6人、市级专家29人。学院拥有上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18人。
学科基地底蕴丰厚,科研成果丰硕多样。学院拥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攀枝花基地、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钒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材料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基地2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亿元。近三年,学院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0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一级行业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瞄准行业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采矿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9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应用示范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2021年,我院材料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纳入学校“2773”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同年11月,材料与化工正式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自2018年以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上海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采用“3+1”联合培养模式,组建了“攀枝花学院-中科院过程所英才班”和“攀枝花学院-上海大学精英班”。每年选派优秀学生组建成班赴外交流学习一年,且在硕士研究生考试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学院还与成都泰丰广华集团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企业为学生提供学杂费、生活费、奖学金等高额补贴。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学院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与钢铁研究总院、攀钢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知名大中型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依托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学院先后建成了粉末冶金中试生产线、3D打印球形钛粉中试生产线、电子束熔铸及镀钛膜生产线、金属材料及产品表面处理和再制造技术成果转化、耐磨耐蚀金属粉末生产线等生产中试线,并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协同联动过程一流,三全育人成效显著。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全面推行“三全育人”,深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思政综合改革、钒钛特色课程搭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等工作,强化素质教育,开展学风建设、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近三年,我院学生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人次,省级以上创新训练计划130多项、“互联网+”大赛国家级奖励10余项、学科竞赛奖项15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50余项。考研录取率25%以上,一次就业率96%以上,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整体满意度95%以上。
招生专业及学位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专业、四川省一流专业、
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
冶金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采矿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咨询电话及网址
咨询电话:0812-3377880、3374026
学院网址:http://ftxy.pzhu.edu.cn/
学院官微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