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心首页 
 教学团队 
 实验教学 
 设备与环境 
 规章制度 
 示范引领成效 
 实验室安全 
 特色创新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中心>>中心简介>>正文
 

材料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2025年04月15日 21:13  点击:[]

基本情况  中心成立于200612月,凭借前瞻性的规划与持续投入,迅速在区域内崭露头角。20087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功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经过不懈努力,中心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从教学理念到实践模式,都有全方位的进步。201611月顺利通过四川省教育厅验收,成功跻身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

中心实行“校院共建、学院主管、主任负责” 的三级管理体制。中心主任全面统筹中心各项工作,涵盖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协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推动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心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6个专业实验室,共计42个房间,实验室面积41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数量超过1700台套,价值 9797余万元,为开展各类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师生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发展历程

2006.12材料科学实验中心成立

2008.07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12.04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从中心分离

2016.11通过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

2018.01组建新的材料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2021.05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实验室现场评审

2022.02入围四川省首批27家现代产业学院

2022.07获批2021年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2.07入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名单

2022.11承办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四川片区赛

2023.05通过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中期评审

2023.06通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线上复审

2023.11通过省级“攀枝花学院-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工程教育实践教育基地”验收

通过省级“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兴中钛业有限公司工程教育实践中心”验收

2025.05承办2025年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四川赛区比赛

师资队伍 中心构建起了一支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突出,年龄结构科学合理,且具备深厚工程背景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兼职教师 79 人,分别来自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领域,其中56人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将前沿的行业动态和实用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与专职教师形成了优势互补,为中心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持续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教学体系 精心打造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为根基,融合虚拟仿真,强化实习实训,并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紧密相连,同时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持续深化“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育人理念,推进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应用项目、生产实际与产业需求,完善多维度质量保障机制,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四层次贯穿式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进程中,中心始终锚定“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从教学内容革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技术升级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推动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在教学内容层面,中心紧跟学科发展动态,持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确保其兼具科学性、前沿性与先进性。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系统梳理实验课程体系,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心高度重视实验技术的革新,大力开发综合设计型与创新型实验,并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开放 中心全面支撑钒钛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在教学任务方面,中心每年承接40余门实验课程,设置了160多个实验项目,年实验人时数突破15万,充分满足了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

中心秉持开放共享理念,面向全院及部分校内师生开放,全力支持科学研究、创新实验、学科竞赛以及毕业设计实验等工作。年均开放时长超5万人时数,为师生创造了广阔的科研实践平台。

依托中心的优质资源,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近5 年,成功斩获86项国家级竞赛奖、192项省级竞赛奖,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

发展规划

巩固现有建设成果,深化中心内涵建设 持续强化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培育中心教师服务教学与科研的意识,完善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优化中心运作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推进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配置,优化实验教学的环境与条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教学空间。

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多岗融合 着力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推动理论课教师、实验课教师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岗位互通互融。

完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进一步健全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全面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充分整合学院现有教学资源和平台,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现实实验,合理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借助教务管理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依托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实验室开放平台,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及设备的利用率。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育应用型人才 依托现有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两大平台,与合作企业在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开展国家级示范中心申报工作 积极筹备国家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工作,争取在国家级平台上展现学校的实验教学实力。

关闭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